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52篇
  免费   5093篇
  国内免费   5157篇
林业   8987篇
农学   5790篇
基础科学   4350篇
  10288篇
综合类   41111篇
农作物   3197篇
水产渔业   2212篇
畜牧兽医   6883篇
园艺   1978篇
植物保护   370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1112篇
  2022年   1678篇
  2021年   1816篇
  2020年   1892篇
  2019年   2248篇
  2018年   1214篇
  2017年   2249篇
  2016年   2885篇
  2015年   2616篇
  2014年   3747篇
  2013年   3787篇
  2012年   5880篇
  2011年   6253篇
  2010年   5046篇
  2009年   4977篇
  2008年   4614篇
  2007年   5538篇
  2006年   4823篇
  2005年   4023篇
  2004年   3067篇
  2003年   2663篇
  2002年   2043篇
  2001年   1799篇
  2000年   1650篇
  1999年   1292篇
  1998年   1128篇
  1997年   1030篇
  1996年   996篇
  1995年   991篇
  1994年   942篇
  1993年   823篇
  1992年   761篇
  1991年   626篇
  1990年   572篇
  1989年   513篇
  1988年   400篇
  1987年   277篇
  1986年   131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6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991.
闽侯县油茶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福建省闽侯县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病害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发生较严重的病害进行样地调查。共鉴定出18种主要病害,其中叶(梢)部病害14种,枝干病害3种,根部病害1种。发生较为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病害有油茶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白腐病(半边疯)、桑寄生,并提出了其中5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林间试验,在苹果小吉丁虫幼虫期对受害野苹果树进行不同施药方式和施药浓度的组合处理,探究16%虫线清乳油对野苹果小吉丁虫化学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注药和输液法施药方式在30 d后校正防效均达到90%以上;采用输液法及施药浓度为1倍稀释时,在整个防治期内校正防效均高于其它处理。对返青率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对于野苹果树生长,最适合的施药浓度为2倍稀释。因此,在虫害防治前期采用1倍稀释浓度、防治后期采用2倍稀释浓度进行施药防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田( FL)为对照,研究华北土石山区10年生刺槐林、43年生刺槐林、自然恢复植被( NRV)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四季动态变化,并对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其季节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0~20 cm 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分别为251.94,290.68,150.66,197.34 mg·kg -1和30.95,46.46,36.55,45.27 mg·kg -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最高,其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农田、10和43年生刺槐林的1.15,1.93和1.47倍,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它们的1.50,1.27和1.03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刺槐树龄增大而升高,43年生刺槐林0~20 cm 土层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是10年生刺槐林的1.31和1.24倍。各植被样地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季节差异明显,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年和43年生刺槐林 0~20 cm 土层碳氮比四季均值分别为8.64,6.26,4.12 和4.36;10,43年生刺槐林碳氮比分别是农田的0.48和0.50倍,是自然恢复植被的0.66和0.70倍。在 0~20 cm 土层中,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8%,2.00%,1.54%和1.24%,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21%,5.44%,3.55%和2.26%。【结论】各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它们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相关;除此之外,土壤微生物量碳还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随着树龄的增加刺槐林土壤微生物量尤其是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因而土壤的生物肥力也显著提高;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可知,自然恢复植被更利于土壤微生物结构、功能的恢复和生物活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4.
根据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复测数据,通过研究Hegyi,V_Hegyi,W_V_Hegyi三种竞争指数与胸径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最强的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单木竞争生长模型。以此为基础,用加权平均树高作为胸径生长量的权重,重新构建了单木竞争生长模型,并对W_V_Hegyi竞争指数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径阶竞争指数预估模型和径阶生长模型。通过基于加权胸径生长量与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径阶生长模型,以期为林木从单木到林分的模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研究了不同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范围分别为4.29%~61.62%和6.08%~76.1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9.92~10.8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6.
以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储量特征、物种组成、径级结构以及腐烂等级,研究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CWD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CWD的平均储量为1.72 t/hm2,马尾松和杉木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樟树、南酸枣、枫香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马尾松-阔叶树种混交林的CWD总储量显著大于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的,两者的CWD总储量与其对应森林总生物量的比例差异明显,且均表现为随森林生物量增长而增加的趋势。CWD的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呈反J型下降趋势,且不同存在形式CWD的数量比例大致表现为倒木枯立木大枝根桩。CWD具备完整的腐烂等级(Ⅰ~Ⅴ级),主要集中在Ⅰ、Ⅱ腐烂等级,且随着径级的增加,各腐烂等级CWD的数量比例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7.
为有效地治理和改善矿区恶劣生态环境,使废弃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土地复垦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EC、pH值、含水量、容重、紧实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开展了复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差异较大,沙打旺、冰草示范区土壤质量最好;杨树、油松示范区次之;耕地、侧柏示范区土壤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98.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风蚀和盐渍化荒漠化程度在减轻。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选择6种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常绿植物,应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不同树种叶片的接触角,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6种常绿植物的叶表面形态结构,分析其对滞尘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绿植物叶片正面接触角越大,滞尘能力越小;表面叶孔越多,粗糙度越大,滞尘能力越强。研究成果可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水源林是森林水文学的研究主体和实践区域,丘陵山区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水源林布局问题,使之达到生态平衡。文章探讨了不同的森林—土壤类型及其水源涵养能力,阐述了森林—土壤类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核心功能,特别是林地土壤内的重力水库容在其中担负着重大的作用,并初步提出了营建和改造水源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